伊斯蘭國家時間表
1999 年:阿布·穆薩卜·扎卡維在阿富汗首次見到奧薩馬·本·拉登,並隨後建立了一個競爭性的聖戰訓練營。
2001 年:扎卡維的聖戰組織 Jama'at al-Tawhid wa'l-Jihad (JTL) 開始在約旦開展活動。
2003年(XNUMX月):美國入侵伊拉克; 扎卡維帶著JTL返回伊拉克與美國對抗
2004年(XNUMX月):扎卡維宣布效忠烏薩馬·本·拉登,並將其組織更名為伊拉克基地組織(AQI)。
2006年(XNUMX月):美國空襲炸死扎卡維; 阿布·阿尤布·馬斯里 (Abu Ayyub al-Masri) 成為 AQI 的新領導人。
2006年(XNUMX月):馬斯里將AQI更名為伊拉克伊斯蘭國(ISI),並確定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為領導人。
2010 年(XNUMX 月):馬斯里和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在美伊軍事行動中被殺後,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成為三軍情報局領導人。
2013年(XNUMX月):三軍情報局宣布正在吸收隸屬於基地組織的敘利亞聖戰組織Jabhat al-Nusra; ISI 更名為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 (ISIS)。
2013年(XNUMX月):ISIS控制了拉馬迪和費盧杰。
2014 年(XNUMX 月):基地組織宣布與 ISIS 斷絕關係。
2014年(XNUMX月):摩蘇爾落入ISIS之手; 巴格達迪將 ISIS 更名為伊斯蘭國 (IS),並宣布自己為哈里發。
2014年(XNUMX月):IS在線雜誌第一期, 達比克,出現了。
2014年(XNUMX月):美國開始對伊拉克境內的IS目標進行空襲; 伊斯蘭國開始對西方俘虜實施多次廣為人知的斬首行動,其中包括詹姆斯·弗利。
2014年(XNUMX月):在美國的指導下,擊敗IS的國際聯盟成立。
2014 年(XNUMX 月):在埃及西奈半島活動的伊斯蘭激進組織 Ansar Beit al-Maqdis 宣布效忠 IS,並將自己更名為 Wilayat Sinai 或西奈省。
2015 年(XNUMX 月):利比亞的伊斯蘭武裝分子自稱是 IS 省維拉亞特·塔拉布魯斯 (Wilayat Tarablus),綁架了 XNUMX 名埃及工人,這些工人在下個月被斬首,其價值令人震驚。
2015年(XNUMX月):伊斯蘭國占領了伊拉克拉馬迪和敘利亞巴爾米拉,儘管它失去了其他領土。
2015年(130月):IS聲稱對黎巴嫩貝魯特什葉派襲擊事件負責; 一周後,IS 成員在巴黎及其周邊地區發動多起襲擊,造成 XNUMX 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2016年(XNUMX月):IS成員對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站發動襲擊。 尼日利亞激進組織博科聖地宣布效忠伊斯蘭國。
2016年(200月):伊斯蘭國附屬的西奈省在西奈半島上空擊落俄羅斯客機,造成XNUMX多人死亡。
2017年(XNUMX月):IS對敘利亞拉卡的戰鬥以失敗告終。
2017年(XNUMX月):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武裝分子襲擊了埃及比爾阿貝德的一座清真寺,造成數百人死亡。
2018年(XNUMX月):一個與伊斯蘭國有關的家庭在印度尼西亞泗水實施了自殺式爆炸襲擊。
2019年(XNUMX月):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城鎮巴古茲被最終擊敗,標誌著哈里發政權的終結。
2019年(XNUMX月):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武裝分子對斯里蘭卡科倫坡的酒店和天主教堂發動協同襲擊。
2019 年(XNUMX 月):IS 領導人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在美軍的襲擊中被殺。
2022 年(XNUMX 月):巴格達迪之後的領導權繼承人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庫萊希在美軍的襲擊中身亡。
創始人/集團歷史
該組織目前被稱為伊斯蘭國 (IS) [右圖],在其短暫的歷史中曾多次更名。 它的社會結構也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從地方性的聖戰民兵開始,擴展到跨境遜尼派叛亂,演變成薩拉菲聖戰準國家兼哈里發國,目前作為一個支離破碎的全球聖戰組織運作。 在接下來的敘述中,不同的身份在適當的時期得到承認,其結構轉變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文獻中,“伊斯蘭國”仍然以多種、有時令人困惑的方式被提及:最常見的替代用法是“伊拉克伊斯蘭國”和“沙姆”(=敘利亞)或“伊斯蘭國”和“伊拉克伊斯蘭國”黎凡特或伊斯蘭國; 這裡的區別與阿拉伯語音譯“al-Sham”的最佳翻譯有關,該地區曾經被稱為“大敘利亞”,有些人更喜歡英語“黎凡特”。 在阿拉伯世界, Al-Dawla al-Islamiyya fi'l-伊拉克和al-Sham 或達伊沙(Daesh)變得流行,部分原因是這個縮寫詞允許對其他阿拉伯語單詞進行諷刺和不尊重的表演。 一些人質疑採用“伊斯蘭國”、“伊斯蘭國”甚至“伊斯蘭國”等提法是否明智,因為在持續的宣傳戰背景下,它們可能會無意中支持該運動聲稱擁有合法的伊斯蘭政治權威。
在其勢力的鼎盛時期,“伊斯蘭國”代表了新一代的全球伊斯蘭主義組織,它結合了薩拉菲聖戰意識形態、複雜的公共關係、游擊戰和國家建設願望。 當伊拉克和敘利亞這兩個失敗的中東國家陷入混亂時,原本孤立的聖戰民兵得以重塑自我,並利用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幻滅,它成為了一股主導力量。 伊斯蘭國的短期成功引發了一些重要問題:中東民族國家的政治凝聚力、西方在該地區和更廣泛的穆斯林世界的外交政策、全球穆斯林身份的波動性以及聖戰組織的能力。利用現代性的真實和感知的失敗。
伊斯蘭國既有意識形態譜系,也有組織歷史,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對於理解該組織如何影響現代穆斯林對宗教與國家關係的想像非常重要。 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根源可以追溯到伊斯蘭主義(有時被稱為政治伊斯蘭),伊斯蘭主義者聲稱伊斯蘭,而不是世俗民族國家,掌握著穆斯林世界發展和政治認同的答案。 對於其最初的擁護者埃及的哈桑·阿爾-班納和印度(以及後來的巴基斯坦)的毛拉納·馬杜迪來說,伊斯蘭主義為西方現代性提供了一種真實的反敘事,西方現代性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吸引瞭如此多的穆斯林。在新興的民族國家國際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的最可行手段。 伊斯蘭主義的種子是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面臨殖民主義的挑戰並決定自己的政治未來的時候播下的,這並非巧合。 歷史上的哈里發製度被證明是穆斯林政治思想和身份政治的一個重要話題
哈里發國於公元 632 年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建立,1924 年新成立的民族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殘餘勢力)的領導人擺脫了伊斯蘭文化包袱並創建了歐洲國家後,哈里發國被正式廢除。中心的(即世俗的)未來。 從非常現實的意義上來說,哈里發國的終結標誌著中東政治現代性的興起,而伊斯蘭主義作為一種以伊斯蘭教為中心的回應而出現,試圖沿著一條為穆斯林保持截然不同的身份的道路實現現代化,即使在這條道路模仿了許多與西方民族國家相同的結構和製度配置。 大多數穆斯林占多數的民族國家開始拒絕土耳其領導人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明確擁抱世俗化(以法國世俗化的形式),但他們確實採用了具有世俗基礎的政治制度,包括法律結構。
伊斯蘭運動非但沒有從歷史舞台上消失,比如哈桑·班納 (Hasan al-Banna) 於 1928 年創立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 (Society of Muslim Brothers in Egypt),它們成為了政治反對派的聲音,有時遭到相當殘酷的鎮壓。 中東許多國家的獨裁性質使得伊斯蘭主義者很難公開倡導他們的伊斯蘭國家版本,而且偶爾會爆發政治暴力。 伊斯蘭主義者給了專制政權更加嚴厲鎮壓這些運動的理由。 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斯蘭主義者對於在專制民族國家框架內實現理想伊斯蘭秩序的最有效方式存在分歧,而獨裁民族國家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公開的政治辯論:一些人追隨穆斯林兄弟會思想家賽義德·庫特布的領導,在他的自由基引物 里程碑,[右圖]轉向戰鬥,作為消滅對他們來說已經變節的統治者(即使不是無神論社會)的唯一途徑; 然而,大多數人主張採取溫和的講道、教學和慈善活動。
所有這一切看似與伊斯蘭國相去甚遠,但在阿富汗和蘇聯戰爭(1979-1989)之後,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中的伊斯蘭主義者的好戰趨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引發了基地組織的全球聖戰主義,這是IS的前身。 激進的穆斯林,其中一些是伊斯蘭主義者,一些不是,湧入阿富汗戰場,意圖對蘇聯侵略者發動聖戰; 他們的努力當時得到了美國、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的秘密支持。 蘇聯被擊敗後,一些所謂的“阿拉伯阿富汗人”留在了阿富汗,還有一些人被奧薩馬·本·拉登的呼籲所吸引,繼續聖戰,但將其擴展到全球。 基地組織部分由來自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突尼斯和約旦等地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者組成,他們在本國推動伊斯蘭主義議程,但未能在反對對其政治目標不友好的政府方面取得進展。賴特 2006:114-64)。 例如,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艾曼·扎瓦希里 (Ayman al-Zawahiri) 因參與聖戰組織而在埃及被監禁,該組織於 1981 年刺殺了總統安瓦爾·薩達特 (Anwar Sadat)。但是,基地組織的全球聖戰主義與激進的聖戰主義有何區別?例如,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或埃及的聖戰組織的伊斯蘭主義將西方,特別是美國,視為聖戰組織最重要的威脅和焦點。 激進的伊斯蘭主義者將注意力轉向世俗化的阿拉伯穆斯林精英(被視為叛教者)的“近敵”,而全球聖戰主義者則將西方的“遠敵”視為對伊斯蘭教勝利的最終挑戰。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和的伊斯蘭主義者已經與現代國家體系和平相處,甚至同意組建政黨並參加選舉,但全球聖戰主義者卻逐漸將這種參與視為對西方方式的擁抱和對伊斯蘭事業的背叛。
那麼,全球聖戰主義出現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伊斯蘭主義未能被中東民族國家的“工具政治”所容納(Devji 2005:2)。 伊斯蘭主義之所以走向全球,是因為它發現通往權力的道路被對其政治目標不友好的獨裁國家所封鎖,而全球聖戰主義只能在任何國家的有效主權之外紮根。 因此,正是飽受戰爭蹂躪的阿富汗的混亂使得本拉登能夠組織基地組織,建立聖戰訓練營,並繼續對他所謂的“全球十字軍”發動戰爭。 伊拉克的混亂成為伊斯蘭國組織歷史的背景。
利用並加劇這種混亂的人是阿布·穆薩布·扎卡維(Abu Musab al-Zarqawi),他是一位有著殘酷恐怖行為歷史的約旦聖戰分子。 在約旦服完刑後,他於 1999 年前往阿富汗,在那裡會見了奧薩馬·本·拉登,並在本·拉登的幫助下在附近建立了一個競爭性的聖戰訓練營。 雖然扎卡維與基地組織有許多相同的觀點和目標,但他仍然保持獨立。 他創立了 Jama'at al-Tawhid wa'l-Jihad (JTL),該組織在中東和歐洲創下了恐怖主義記錄,所有這些都引起了美國情報機構的注意。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對抗西方軍隊後,他將行動基地轉移到了伊拉克。 2004 年,扎卡維宣誓效忠本·拉登,JTL 更名為伊拉克基地組織 (AQI)。 從2004年到2006年被美國空襲定點清除期間,扎卡維對伊拉克什葉派發動了一場宗派戰爭(大概是在本拉登的同意下),目的是分裂國家,並將遜尼派人口趕入AQI陣營。 扎卡維的手段如此血腥,以至於他遭到了扎瓦希里的譴責,指責他需要避免疏遠穆斯林與聖戰事業的關係(Cockburn 2015:52;Weiss and Hassan 2015:20-39)。
扎卡維死後,AQI 的指揮權落到了阿布·阿尤布·馬斯里手中,幾個月後,他將組織更名為伊拉克伊斯蘭國 (ISI),並確定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為領導人。 從2007年開始,三軍情報局面臨著來自遜尼派覺醒運動的越來越大的壓力,遜尼派覺醒運動是遜尼派部落和美軍共同努力消除聖戰威脅的行動。 到2010年,三軍情報局與敵人(無論是什葉派還是聯軍)交戰的能力嚴重下降,馬斯里和巴格達迪的被殺似乎證實了這一情況。 三軍情報局的新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繼承了一個被嚴重削弱的組織,但 2011 年美軍從伊拉克撤軍為恐怖活動的重振提供了機會。 2011年底,鄰國敘利亞因“阿拉伯之春”起義而爆發內戰,三軍情報局獲得了更多動力。 敘利亞長期受壓迫的遜尼派多數人起來反抗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後者得到了阿拉維派少數派(什葉派的一個分支)的支持。 敘利亞最初的遜尼派反對派大部分反映了世俗傾向,但很快就被伊斯蘭主義和聖戰組織超越,資金也超過了它。 因此,最初是一場針對該政權要求遜尼派政治和經濟權利的廣泛抗議,後來演變成一場宗教宗派鬥爭,吸引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地區大國,所有這些國家都想促進自己的政治權利。議程。
與此同時,在伊拉克,新當選的總統努里·卡邁勒·馬利基實施了一系列加強什葉派多數派的政策,但往往以犧牲在薩達姆·侯賽因的複興黨政權下統治該國的遜尼派少數派為代價。 由於美國占領期間推行的去複興黨化政策,包括解散伊拉克軍隊,伊拉克遜尼派的政治和經濟實力已經急劇下降。 當巴格達什葉派主導的政府加強與伊朗的聯繫、利用什葉派民兵的支持並針對被指控試圖重新掌權的遜尼派/復興黨時,他們的公民權被剝奪的感覺與日俱增。 敘利亞遜尼派的抗議成為伊拉克遜尼派的戰斗口號,三軍情報局正是利用這一局勢。 敘利亞和伊拉克陷入困境的遜尼派和自私的什葉派統治者之間看似完美的風暴,為三軍情報局提供了煽動宗派主義火焰並潛入不穩定的身份政治的機會。
ISI 干預敘利亞的工具是 AQI 附屬組織 Jabhat al-Nusra (JN),該組織於 2013 年初躋身反對派武裝分子行列。聲稱 JN 是由其派遣的,目的是為 ISI 在敘利亞獲得立足點,巴格達迪宣布這兩個組織已合併成立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 JN 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賈拉尼 (Abu Muhammad al-Jawlani) 拒絕了合併,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之間的爭吵隨之而來,扎瓦希里試圖將巴格達迪的行動範圍限制在伊拉克。 聖戰組織之間的內訌在敘利亞很常見,但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之間的裂痕可能會導致定義全球聖戰主義的核心組織的分裂。 到 2014 年初,基地組織和 ISIS 已相互斷絕關係,同年 XNUMX 月,ISIS 在伊拉克發動了大膽的軍事行動,包括佔領該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以及一場高度戲劇性的“打破邊界”消除敘利亞和伊拉克之間障礙的運動。
隨著邊界受到控制,伊斯蘭國聲稱《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時代已經結束,該協定是法國和英國於 1916 年談判達成的一項將中東劃分為殖民勢力範圍的秘密條約。分裂該地區穆斯林人民的西方意識形態:民族主義。 伊斯蘭國利用這個機會宣布伊斯蘭國(IS)的成立和哈里發的回歸,巴格達迪被稱為“信徒的指揮官”,[右圖]世界各地所有穆斯林都效忠的人服從。 4 月 XNUMX 日,巴格達迪身著傳統服裝,在摩蘇爾大清真寺發表週五佈道,並帶領會眾祈禱,象徵性地展示了他的新頭銜。 他的佈道明確表示,隨著哈里發國的(重新)建立,世界已分裂為兩股對立的力量:“伊斯蘭教和信仰陣營,以及庫夫爾(不信仰)和偽善陣營。” 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現在出於宗教原因有義務移民到伊斯蘭教和信仰統治的國家(達比克 1:10)。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發國一直是本·拉登理論視野的一部分。 在 9/11 一個月後的一次採訪中,他表示:
所以我說,總的來說,我們關心的是我們的烏瑪在上帝之書或他的先知的話語下團結起來,這個國家應該建立我們烏瑪的正義哈里發……正義的哈里發將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回歸上帝的旨意(本·拉登 2005:121)。
但本·拉登(右圖)和他的繼任者扎瓦希里仍將他們的軍事重點放在“遠方的敵人”上,從未闡明允許哈里發重新崛起的精確參數。 伊斯蘭國後來辯稱,它正在滿足本·拉登最深切的願望,從而將本·拉登帶入其聖戰血統,並將扎瓦希里孤立為一個無能的覬覦者。 事實上,伊斯蘭國最初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迅速奪取領土,至少對真正的信徒來說,這似乎證實了哈里發時代已經到來,並且得到了神聖的認可。 志願者開始從世界各地湧來,這讓西方國家非常懊惱,因為他們目睹了一些穆斯林同胞放棄看似舒適的生活,加入了一個致力於煽動全球衝突的聖戰組織(Taub 2015)。 伊斯蘭國很快就公佈了最近從西方抵達的人焚燒護照並高喊聖戰口號的照片。 事實上,挑釁被證明是伊斯蘭國公共關係的一個基本特徵,對這一行為的宣傳成為一種非常常見的風格:中東基督教社區遭到襲擊,男人被殺,女人被賣為奴隸; 西方記者被扣為人質,隨後被處決; 一名約旦飛行員在籠子裡被活活燒死; 埃及科普特基督徒被集體劫持並斬首。 IS 通過社交媒體公開這些行為的圖像,並在各期雜誌上轉載它們 達比克這是一本有光澤的英文在線雜誌,它於7月份開始發布2014。
2014年XNUMX月,全球反達伊沙聯盟(又稱全球擊敗伊斯蘭國聯盟)成立,旨在打擊伊斯蘭國據點、反擊其宣傳、阻止武裝分子和資金流動; 多年來,它已發展到包括世界各地約 XNUMX 個國家。 作為回應,“伊斯蘭國”加大了嘲諷和流血的力度,並提出了“留下來、擴張”的戰略,即加強對已控制土地的控制,並將新領土納入其影響範圍。 在第五期中 達比克題為“剩餘與擴張”的 IS 宣布將幾個省份納入哈里發國:阿拉伯半島、也門、西奈半島、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達比克 5:3)。 其既定目標是“走進千里之外的西部城市和郊區普通人的家園和客廳”,並將自己設想為“全球參與者”(達比克 5:36)。 就在聯軍開始攻擊“伊斯蘭國”領土時,“伊斯蘭國”號召其支持者在西方發動襲擊:“如果你能殺死一個不相信的美國人或歐洲人(尤其是惡毒骯髒的法國人)或澳大利亞人或加拿大人,或任何其他不信道者對伊斯蘭國發動戰爭,然後依靠安拉,並以任何方式或方式殺死他”(達比克 5:37)。 在有組織的獨狼襲擊開始定期發生後,聯合國安理會宣布伊斯蘭國“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全球性、前所未有的威脅”(聯合國安理會,2015)。
在 2014 年底的鼎盛時期,IS 控制了超過 100,000 平方英里的土地和約 12,000,000 人口(Jones 等人,2015). 然而,到 2015 年初,聯軍已開始將“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逐出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在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迫於收復失地的壓力和保衛他陷入困境的政權,通過談判獲得俄羅斯的軍事援助和地面支持。 經過四年多的激烈戰鬥才打破伊斯蘭國對該地區的控制。 伊拉克拉馬迪、費盧杰、摩蘇爾和拉馬迪等城市的城市戰對平民和重要基礎設施造成的破壞尤其嚴重。 2019 年 130 月,最後的戰鬥發生在敘利亞城鎮巴古茲,結束了緩慢縮小的哈里發領土。 在最後幾年的戰鬥中,由“伊斯蘭國”特工或代理人直接領導的恐怖襲擊持續不斷,往往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反伊斯蘭國聯盟成員的法國多次成為攻擊目標:2015 年,巴黎及其周邊地區約 2016 人死亡,數百人受傷;2016 年巴士底日,尼斯遭遇卡車炸彈襲擊,造成數百人死傷。 300 年 224 月,自殺式炸彈襲擊者襲擊了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站,造成 2015 人死亡、約 XNUMX 人受傷。 XNUMX 年 XNUMX 月,一架載有 XNUMX 名乘客的俄羅斯客機在西奈半島上空被擊落,以報復俄羅斯和敘利亞對伊斯蘭國部隊的空襲。 世界其他地區(西班牙、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阿富汗)發生的襲擊事件說明了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和戰術影響力,儘管其“哈里發國”正遭到圍攻。
儘管 2019 年 2019 月在巴古茲失利,一小群但有效的伊斯蘭國叛亂分子仍在敘利亞北部繼續活動,由於戰爭後果的混亂、阿薩德政權權力的限制、外國干預以及聖戰分子決心維持穩定,該組織得以生存。有點像領土哈里發國。 該組織發動了小規模襲擊,並挫敗了驅逐該組織的努力。 然而,“伊斯蘭國”的領導層卻不斷受到攻擊。 自稱哈里發的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 (Abu Bakr a-Baghdadi) 在 2022 年 2023 月美軍發動的襲擊中被殺; 他的繼任者 Abu Ibrahim al-Hashimi al-Qurashi 在 2022 年 21 月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土耳其軍隊聲稱於 2023 年 XNUMX 月擊斃了伊斯蘭國最新領導人阿布·侯賽因·庫萊希 (Abu Hussein al-Quraishi)。雖然伊斯蘭國的勢力在其中心地帶急劇削弱,但其各個省份仍然是切實的威脅。 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指數,“伊斯蘭國”及其附屬組織“在 XNUMX 年連續第八年成為世界上最致命的恐怖組織,襲擊遍及 XNUMX 個國家”(經濟與和平研究所,XNUMX 年)。
教義/信念
IS 將自己描繪成現代世界伊斯蘭教的真正殘餘,並在很大程度上根據它所拒絕的穆斯林社會主流趨勢來定義其信仰,並將其視為不信仰 (kufr)。 與伊斯蘭主義一樣,伊斯蘭國將其存在本身定位為對現代穆斯林因世俗主義和非伊斯蘭領導層的影響而失去的東西的回歸或恢復。 與激進的伊斯蘭主義一樣,它擁護一套千禧年的思想和做法,將穆斯林社會(如果不是整個世界)轉變為光明勢力與黑暗勢力之間的戰場。 一旦 ISIS 建立伊斯蘭國(=哈里發國),並援引伊斯蘭教居所和不信仰居所(dar al-Islam、dar al-kufr)之間的傳統劃分,這個戰場就呈現出地域特殊性。
在拉卡建立臨時首都後,伊斯蘭國開始了一項向宗教官員(伊瑪目和傳教士)傳授“真理方法論”的計劃。 那些被選中參與的人此前曾在該地區擔任過這些職務,但他們需要伊斯蘭國的製裁才能繼續。 為為期一個月的教學研討會選定的書籍由謝赫·阿里·胡代爾 (Sheikh Ali al-Khudair) 撰寫,他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沙特瓦哈比學者,因過去支持聖戰活動而聞名。 它的吸引力在於它以瓦哈比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的教義為堅實基礎,並且它願意麵對時代的罪惡並宣布塔克菲爾(宣布某人為卡菲爾,不信者;逐出教會)反對有罪的人。個人,即使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罪孽(伊斯蘭國家報告 1:3)。 許多隸屬於“伊斯蘭國”的宗教專家、負責教育穆斯林群眾和做出宗教判斷的人都是沙特人,他們堅定地致力於沙特王國的瓦哈比教義,但王室成員除外。 IS在其出版物中將自己描繪成薩拉菲-瓦哈比派,對虔誠祖先(al-salaf al-salih)去世後伊斯蘭傳統中出現的“異常”創新抱有強烈的厭惡,這些異常者被認為是什葉派、阿什利派、Mu'tazilis、蘇菲派、Murji'is 和 Kharijis。
IS 擁護薩拉菲主義的一般信條,重點是上帝的唯一性(tawhid),並拒絕任何有損神聖統一性的信仰或做法。 它也像薩拉菲主義一樣,非常注重文本論證的細節,參考《古蘭經》和聖行使每一個決定合法化,並將其解釋作為唯一真實的解釋。 事實上,信仰和道德的確定性影響著伊斯蘭國所做的一切,對於那些在半真半假和謊言的世界中尋求清晰度的現代穆斯林來說,這是一個強大的賣點。 IS 致力於建立一個“基於預言方法論的哈里發國”,該短語經常在其文獻中使用,表示回歸真正的伊斯蘭教,並“聲稱對所有穆斯林擁有宗教和政治權威”(Olidort 2016:viii)。 因此,伊斯蘭國所提供的穆斯林身份是無與倫比的:它在堅持正確的信仰和實踐方面是無可非議的,它引發了一種真理和正義感,使其他穆斯林能夠輕易做出判斷(Haykel 2009:33-38)。 這種對伊斯蘭法律和道德正直的擔憂在伊斯蘭國為其使用暴力辯護的方式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特別是當受害者是穆斯林同胞時。 為了與其運動方向保持一致,伊斯蘭國在其所促成的非常暴力衝突的動態環境中塑造了其信條立場。 實際上,它正在實施殘酷的暴力和恐怖行為,同時它也在為這些行為的美德和必要性辯護。 這一論點的主要受眾是穆斯林世界,這個世界似乎基本上同意伊斯蘭國已經採取了危險的轉變,並威脅著穆斯林的生命和伊斯蘭教的形象。 事實上,伊斯蘭國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伊斯蘭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辯論,辯論的術語包括對穆斯林關於現代政治本質和合法叛亂限制的持續討論的歷史參考。
伊斯蘭國的穆斯林批評者,包括伊斯蘭主義者,經常指責該組織的行為或行為類似於哈里吉派,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七世紀宗派運動,以其對穆斯林同胞的過度虔誠和暴力而聞名。 根據傳統的伊斯蘭消息來源,哈吉派指責穆斯林同胞叛教,以此為他們的謀殺(takfir)辯護,散佈社會和政治分歧,並破壞了遜尼派伊斯蘭教四位正統哈里發中兩位的合法性。 事實上,主流遜尼派正統觀念的出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將自己定義為反對 Kharijis(有時被譯為 Khawarij 或 Kharijiites)的行為和形象而出現的。 二十世紀中葉,穆斯林宗教和政治當局援引該教派的名稱來咒罵伊斯蘭主義者,無論是溫和派還是激進派,並影響公眾對伊斯蘭主義、極端主義和國家神聖性的看法; 在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如哈桑·阿爾·班納 (Hasan al-Banna) 和賽義德·庫特布 (Sayyid Qutb),在媒體上通常與 Kharijis 有聯繫 (Kenney 2006)。 就伊斯蘭國而言,它認為對哈里吉的指控是一種宣傳,旨在通過允許腐敗的穆斯林,特別是政治領導人的非伊斯蘭行為繼續下去,來削弱穆斯林社區。 結果,由於害怕被貼上“哈里吉”的標籤,它毫不猶豫地對那些它認為背道的穆斯林做出了判決,並讓他們流血。 因此,儘管“伊斯蘭國”拒絕貼上“哈里吉斯”的標籤,但它的行為卻讓該教派聲名狼藉。 當首次被指控為 Khariji 時,IS 以兩種方式回應:首先,IS 發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納尼 (Abu Muhammad al-'Adnani) 參與了一次正式的咒罵交流活動(伊斯蘭傳統中稱為 mubahala),祈求上帝懲罰 IS 是否真的是 Khariji。卡里吉。 這是與其他聖戰組織更大辯論的一部分,其中一位領導人聲稱伊斯蘭國“比原來的”哈里吉組織更極端(達比克 2:20)。 其次,在看似人為製造的情況下,伊斯蘭國發現了一個在其領土內活動並威脅要攻擊哈里發國的哈里吉組織。 該組織隨後根據伊斯蘭法律被“解散並受到懲罰”,看起來伊斯蘭國承認了非法暴力行為 卡爾吉人的 (達比克 6:31)。
為了捍衛暴力,甚至是頌揚暴力,“伊斯蘭國”採取了所有改革派穆斯林中常見的解釋立場,即根據先知穆罕默德所面臨的挑戰來構建現代挑戰。 但伊斯蘭國的重點是更廣泛的歷史條件,穆罕默德必須在其中介紹伊斯蘭教的信息(稱為 jahiliyya 或無知)以及他如何應對挑戰。 伊斯蘭傳統將賈希利耶視為伊斯蘭教出現之前、穆罕默德帶來真理和知識之前的時期。 這是阿拉伯人回歸墮落和多神教的罪惡時期。 簡而言之,jahiliyya 代表了伊斯蘭教的倒置。 遵循庫特佈在其激進入門書中闡述的思路 里程碑隨後被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激進分子所採用,“伊斯蘭國”將現代世界,特別是穆斯林社會描繪成淹沒在賈希利耶的海洋中。 結果,罪惡和腐敗盛行; 穆斯林迷失了方向,需要指引; 許多穆斯林已經忘記或放棄伊斯蘭教,陷入反復出現的賈希利亞狀態。 這個論點認為,唯一的回應是真正的信徒像穆罕默德和他的早期追隨者那樣行動,通過代表信仰發動聖戰來反對和消滅賈希利亞的異教勢力。 IS 製作的眾多教科書之一中,對穆罕默德的信徒軍隊與麥加的多神教徒之間發生的著名的巴德爾之戰(公元 624 年)進行了敘述,產生了戲劇性的效果。 鼓勵讀者從伊斯蘭軍隊在戰鬥中的經歷中汲取重要的人生教訓:上帝站在信徒一邊,需要“恐嚇(irhab)非信徒並嚇唬他們”,“當必要的,也是恢復[社會]福祉的一種方式”(Olidort 2016:21)。
伊斯蘭國希望穆罕默德與賈希利亞的對峙對穆斯林來說是生動的,既激勵他們,又迫使他們做出改變生活的決定。 這個決定是伊斯蘭國自己的哈里發國,這是現代世界的一個例外,穆斯林可以在伊斯蘭法下生活,在那裡他們最終可以過上真正的穆斯林生活。 當然,“伊斯蘭國”所做的不僅僅是邀請。 它聲稱每個穆斯林都有責任(fard ayn)從賈希利亞移民(hijra)到伊斯蘭國,服從哈里發的權威,並發動聖戰。
在伊斯蘭國的宣傳中,伊斯蘭國的成立和哈里發國的宣布產生了新的教義義務; 這些事件導致了“灰色地帶的滅絕”,正如穆罕默德的到來在賈希利亞和伊斯蘭教之間做出了明確的選擇一樣(達比克 7:54-66)。 現在每個人都必須做出決定,並承擔後果的生死。 不採取行動不是一種選擇,因為這意味著站在不信者一邊並陷入叛教。 如果移民對於生活在西方、即十字軍的土地上的異教徒中的真正信徒來說不是一個選擇,他們可以通過宣誓效忠哈里發(bay'a)並為哈里發而戰來避免“賈希利亞之死”。無論他們在哪裡都會死亡(達比克 9:54)。 伊斯蘭國再次在這裡指揮
穆斯林追隨先知穆罕默德的腳步,而先知穆罕默德也為了確保伊斯蘭教的生存和成功而移民。 令許多穆斯林感到恐懼的是,“伊斯蘭國”還利用穆罕默德的例子來為可怕的暴力行為辯護,例如一名約旦飛行員在伊斯蘭國領土上空的轟炸中被擊落或斬首俘虜。達比克 7:5-8)。 [右圖]“預言方法論”似乎允許伊斯蘭國隨意恐嚇和殺戮。
對於伊斯蘭國來說,進行遷徙和聖戰的個人正在參與一項上帝為人類製定的更大計劃,該計劃正在該地區展開:即將到來的偉大戰鬥(al-malahim al-kubra),它在最後時刻之前並引發了最後時刻。 敘利亞與伊斯蘭傳統中的許多末世預言有關,伊斯蘭國利用這些預言來展示哈里發內部發生的事件的歷史重要性,並激勵穆斯林 參加。 IS雜誌的標題, 達比克,[右圖]例如,指的是敘利亞的一個地點,聖訓證實,穆斯林和羅馬人(理解為基督教十字軍)之間將發生最後的戰鬥,這將導致穆斯林的偉大勝利,接下來是這個時刻的徵兆:敵基督者(達加爾)的出現、耶穌的降臨、歌革和瑪各。 該雜誌每期的內容頁上都出現了對這一預言的挑釁性提及,據稱是由阿布·穆薩卜·扎卡維做出的:“在真主的許可下,伊拉克這裡的火花已經點燃,其熱度將繼續加劇,直到燒毀達比克的十字軍軍隊。”
伊斯蘭國利用此類預言來提高人們對其歷史上獨特時期以及伊斯蘭國內外戰鬥的重要性的關注。 這場戰鬥最終讓地區和國際大國陷入了困境,似乎證實了伊斯蘭國關於即將到來的一場具有歷史意義(即使不是宇宙意義)的戰鬥的說法。 每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每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每一個新宣布的省份、每一次恐怖襲擊、西方的每一次軍事反應,以及每一個新的穆斯林抵達伊斯蘭國,都成為預言正在實現的又一個跡象,以及即將到來的最終大火,最終將以伊斯蘭國的滅亡而結束。全球胜利。 即使是表面上違反伊斯蘭教道德的行為也提供了一個宣傳人們現在生活的獨特歷史時期的機會。 當“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尼尼微省遇到雅茲迪人(雅茲迪人,一種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民族,有著多種宗教信仰和儀式)時,它把他們視為多神論者(mushrikun),而不是一神論者,並根據伊斯蘭法律裁決,認為有必要奴役他們。女性。 在討論這一決定時,伊斯蘭國提請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奴隸制被認為是時刻的標誌之一,也是即將到來的偉大戰爭背後的原因之一”(達比克 4:15)。 這一事件在後來的一期中重新審視 達比克 女作家 Umm Sumayyah al-Muhajirah 為奴役婦女的決定辯護,並用它來嘲諷伊斯蘭國的敵人:
我寫下這封信時,信中充滿了自豪。 是的,所有的庫夫宗教啊,我們確實襲擊並俘獲了卡菲拉婦女,並將她們像羊一樣驅趕到刀劍的邊緣……或者你和你的支持者認為我們在宣布海里法預言的那一天是在開玩笑嗎?方法? 我向我的主發誓,這確實是海里法,它包含了穆斯林的榮譽和驕傲以及卡菲爾的羞辱和墮落(達比克 9:46)。
作者以挑釁和侮辱的方式結束了這篇文章,聲稱如果米歇爾·奧巴馬被奴役,她將不會獲得太多利潤。
加入伊斯蘭國的穆斯林有意或無意地成為了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的神話故事的一部分,但他們也進入了一個社交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被邀請過上現實的生活,有家庭、有家室、有工作。 正如威廉·麥坎茨所指出的,伊斯蘭國模糊了人們期待已久的彌賽亞(馬赫迪)到來的末世期望與管理哈里發國的實際責任之間的界限:“彌賽亞讓位於管理。 這是一種聰明的方式,可以延長伊斯蘭國追隨者的世界末日期望,同時讓他們專注於國家建設的緊迫任務”(McCants 2015:147)。 當然,對於許多被世界末日的談論所吸引的人來說,死亡最終會到來,但哈里發國的生活也有一種正常的氣氛,證明它實際上是一個“國家”。
通過媒體宣傳,伊斯蘭國呼籲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移民到新成立的伊斯蘭國,並為穆斯林能夠享受真正伊斯蘭社會成果的唯一地方做出貢獻,在那裡,伊斯蘭法律得到執行,穆斯林兄弟情誼自然而然地形成。 。 具有專業背景的人成為了專門的目標,因為他們將為不斷發展的社區帶來急需的技能。 伊斯蘭國境內的生活福利被吹捧為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新抵達的家庭被許諾擁有房屋(有時是被沒收的房屋),男人被許諾擁有妻子(有時是被奴役的妻子),並建立了社會服務來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 據報導,伊斯蘭國支付了一些武裝分子的婚禮和蜜月費用。 事實上,伊斯蘭國竭盡全力表明它已經建立了一個可行的社會,擁有一支伊斯蘭警察部隊、募集和分發善款(天課)、照顧孤兒,以及一個提供投訴電話的消費者保護辦公室(伊斯蘭國家報告 1:4-6)。 還有計劃鑄造供烏瑪(社區)使用的硬幣,但從未實現,以努力創建一個與西方主導世界不同的“金融體系”(達比克 5:18-19)。 在一篇題為“了解伊斯蘭國的窗口”的文章中,人們參與修復橋樑和電網、清潔街道、照顧老人、提供兒童癌症治療的照片證明了伊斯蘭國為滿足穆斯林基本需求所做的努力(達比克 4:27-29)。 另一篇題為《海里法的醫療保健》的文章聲稱,伊斯蘭國正在“擴大和加強當前的醫療保健”,並在拉卡和摩蘇爾開設了醫療專業人員培訓學院(達比克 9:25)。
然而,這些日常圖像與其他宣傳內容形成鮮明對比:最後的戰鬥和末日,以及可怕的斬首、大規模處決、通姦者石刑和殉難行動的照片。 但正是這種世俗與殺戮、世俗與千禧年期望的混合,在伊斯蘭國哈里發重生的令人興奮的日子裡註入了其宣傳。 伊斯蘭國聖戰分子的生活似乎不得不生活在歷史和世界末日的刀刃上。
儀式/實踐
IS提倡與遜尼派正行相關的傳統儀式,並將其強加於其控制地區。 它還通過與國家形成和哈里發回歸相關的類似儀式的活動來補充這些活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IS和許多聖戰組織一樣,將聖戰變成了伊斯蘭教的第六大支柱。 該組織利用一切機會讚揚聖戰(淨化靈魂、擊敗敵人、恢復哈里發、為西方侵略歷史復仇)的重要性,並侮辱那些將伊斯蘭教描繪成和平宗教的穆斯林,從而屈服於西方壓力。 據“伊斯蘭國”稱,就像齋月期間的祈禱和禁食一樣,聖戰是穆斯林的義務,遷徙也是如此,即從不信教的住所遷移到伊斯蘭國的住所。 隨著哈里發國的建立,另一個具有強制性的“儀式”是效忠宣誓(bay'a),通常在公共場合向哈里發宣誓,以表明個人或團體對哈里發權威的服從。 向“伊斯蘭國”哈里發巴格達迪宣誓的上演照片出現在多期雜誌上。 達比克其他國家的激進運動也通過代表或推特宣誓效忠,並將自己重新命名為伊斯蘭國省份。
也許伊斯蘭國進行的最引人注目、最令人不安的儀式化活動是公開懲罰和處決。 伊斯蘭國禁止吸煙,並以鞭打和毆打的方式懲罰自己的武裝分子。 那些觀看色情內容或吸毒的人也會遭到毆打。 小偷的手被砍掉或更糟。 那些被判犯有通姦罪的人會被用石頭砸死,同性戀者會被扔下建築物。 此類表演吸引了大量人群,大多數圍觀者被迫觀看,視頻片段捕捉到人們歡呼並呼籲對有罪者進行懲罰。 執行伊斯蘭法,並被人們看到這樣做,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伊斯蘭國存在的合理性,而其結果有時也勉強得到尊重。 在一個法律和秩序受到任意執法和腐敗官員影響的地區,“伊斯蘭國”贏得了誠實和高效的聲譽。 這就是被伊斯蘭國取代的國家公民的現實生活(哈米德:2016 220-21)。
雖然殉難本身並不是一種儀式,但它已成為伊斯蘭國軍事戰術和神話的一個基本特徵。 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經常在襲擊開始時部署,以摧毀防御前哨並使敵人陷入恐懼狀態。 根據伊斯蘭傳統,穆斯林在與伊斯蘭敵人的戰鬥中獲得的最高榮譽莫過於死亡,而伊斯蘭國的宣傳中充滿了那些邁出了最後變革步驟的聖戰分子的形象。 加入伊斯蘭國的穆斯林正在重塑自己,將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工作分開,以創造一個新的開始。 第一步是進行遷徙,然後進行聖戰。 成為烈士完成了變革之路,並將光榮的死者與仍在進行聖戰的人們聯繫起來。 事實上,殉難的死者可以說是在墳墓中通過死前口述或記錄的鼓舞人心的信息、加入血腥和犧牲崇拜的廣告來說話。 正如一位烈士所傳達的信息所表明的那樣,死亡不僅僅是聖戰信念的最終表達;它也是聖戰信念的最終表達。 它也是一個人所過的忠誠生活的明確證明文本:
如果我不用我的鮮血拯救它們,我的話語就會消亡。 如果我的死不激起我的情緒,我的情緒就會被撲滅。 如果我不提供證據證明我的虛偽無罪,我的著作就會對我作證。 除了血液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全保證任何證據的確定性(達比克 3:28)。
紀念這些犧牲(以視頻、詩歌和歌曲的形式)有力地提升了那些留下來的人的戰鬥精神和身份:“對於聖戰分子來說,殉道行為是共同歷史的基石”(Creswell and Haykel 2015:106) 。
組織/領導
伊斯蘭國誕生於競爭激烈的聖戰環境中,眾多運動和領導人競相吸引新兵和財政支持。 所有這些人都生長在同樣好戰的伊斯蘭主義土壤上,並汲取了從庫特佈到本拉登等一系列激進思想家的教義和靈感。 在扎卡維的領導下,“伊斯蘭國”的前身“三軍情報局”以其殘酷的暴力行為而著稱,主要針對伊拉克什葉派人口。 當“伊斯蘭國”宣布哈里發回歸併任命巴格達迪為時代哈里發時,它將自己與其他激進組織區分開來,並在聖戰分子內部造成了合法性和權宜之計的危機。 巴格達迪是否是承擔這一歷史角色的最佳人物,對於當時的許多聖戰分子來說是一個道德和法律問題。 IS 試圖在第一期中消除對巴格達迪領導能力的任何懷疑。 達比克,標題為“海里法歸來”。 本期的一篇報導詳細引用了巴格達迪的就職演說,並稱他為阿米魯-穆米寧(Amirul-Mu'minin)或“忠誠者指揮官”(Commander of the Faithful); 另一篇提供了關於亞伯拉罕和穆罕默德等穆斯林領導人領導下的宗教和政治事務融合的歷史論點,以及恢復這種領導模式的必要性(達比克 1:6-9, 20-29)。 但“伊斯蘭國”贏得了社交媒體上的形象戰,並以軍事實力和領土擴張來支持其權威主張,從而有效地搶走了競爭對手的風頭,平息了有關巴格達迪合法性的爭論。 於是,大膽的主張和大膽的行動將這個民兵兼國家轉變為卓越的領導角色。 9/11 事件後,“基地”組織的願望變成了現實,它通過重新定義好戰的伊斯蘭教規則實現了這一目標:運動結構讓位於國家建設; “近敵”和“遠敵”之間的區別變得毫無意義,因為伊斯蘭國的目標遍布各地的敵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 重新覺醒和勝利的哈里發的磁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新兵。
一旦“伊斯蘭國”的組織結構成為準領土國家,它就會面臨與“伊斯蘭國”對伊拉克和敘利亞部署的基礎設施和供應線相同的針對性攻擊。 但“伊斯蘭國”聲稱自己是一個哈里發國,而不是一個民族國家,因此在挑戰其領土主權時擁有了言論自由。 重新發明的哈里發國是民族國家世界中的一個例外,人們可能會說這就是伊斯蘭國的意圖:從字面上和象徵上來說,創造一個特殊的地方。 與通過邊界來定義自己的現代民族國家不同,哈里發國的邊界可以在不損害其理論完整性的情況下發生變化。 從歷史上看,地圖上哈里發土地的形狀總是在變化,哈里發的首都也是如此。 在民族國家時代重新發明的哈里發國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了,而且確實如此,但這正是伊斯蘭國希望(並且仍然希望)表達的觀點。 從某種意義上說,伊斯蘭國正試圖大規模干預十九世紀以來穆斯林改革者所認為的伊斯蘭力量和穆斯林自信心的衰落,這種衰落因西方及其帝國主義的崛起而顯而易見。向穆斯林土地擴張。 根據改良主義的敘述,現代時期要求重新思考伊斯蘭教曾經是什麼,以及如果穆斯林重新奉獻自己並找到丟失的伊斯蘭教精神的話,伊斯蘭教可能會再次成為什麼。 通過改變中東的現代版圖、治理結構和語言,“伊斯蘭國”希望重新喚醒薩拉菲改革的真正精神,並重置現代性的時鐘。 這可以說是一種幻想,但它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現在仍然如此),他們繼續與影響現代穆斯林意識的失望敘事作鬥爭。
當然,一個重新覺醒的哈里發國需要大量的重塑,這意味著除了它的名稱和其他歷史參考之外,它並不比它所競爭的其他發明傳統更真實:民族國家。 事實上,伊斯蘭國組織起來並統治其控制的領土,就像一個民族國家一樣。 這是一種充滿宗教參考和人物的指揮和控制行動。 巴格達迪擔任“指揮官和酋長”或哈里發,由內閣(由宗教專家組成的舒拉委員會)和一系列跨越一系列國家職能的審議委員會提供建議:軍事、金融、法律、情報、媒體、安全…ETC。 作為哈里發,巴格達迪擁有最終權力,儘管理論上他可以被舒拉委員會免職。 兩名代表有權主持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事務,任命州長負責監督各省的日常統治。 儘管多年來的各種突襲讓我們深入了解了領導層的內部運作和思想,但命令在指揮鏈上傳遞的確切方式以及路由或隱藏的財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儘管多年來的各種突襲已經讓人們深入了解了領導層的內部運作和思想,而領導層顯然具有彈性並決心繼續下去戰鬥。 伊斯蘭國學會瞭如何承受聯軍造成的損失,維持其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經濟活動和新兵流動,也就是說,有一段時間,它真正像一個國家一樣運作……直到它不再。
2019 年哈里發政權被擊敗後,在“伊斯蘭國”旗幟下,不相鄰的省份成為了組織結構,儘管其作為行動運動的一致性已被證明難以評估。 似乎很清楚的是,在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達到權力頂峰之前,就開始計劃在哈里發後繼續進行聖戰,這表明,儘管伊斯蘭國領導層言辭虛張聲勢,但他們認識到其鞏固的權力將是短暫的。 伊斯蘭國與阿富汗和埃及西奈半島等地現有的激進組織合作,提供培訓和資金,以換取效忠和更名。 這些省份擴大了“伊斯蘭國”品牌和聖戰活動,同時提供了另一個戰場,隨著哈里發領土的縮小,戰士可以分散到其中。 早在 2015 年,“伊斯蘭國”就與阿富汗當地武裝分子進行談判,阿富汗是一個有利於聖戰的環境,但中央集權國家薄弱,地形多山,塔利班持續抵抗。 這導致了伊斯蘭國呼羅珊省 (ISKP) 或 IS-K 的成立,該組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膽,有時與塔利班等其他武裝分子合作,總是與基地組織合作。 然而,2021年2021月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後,“伊斯蘭國”批評塔利班,聲稱美國的撤離只是“從一個偶像崇拜統治者和平地將權力轉移到另一個偶像崇拜統治者……用一個剃光鬍子的偶像崇拜統治者取代了一個留著鬍鬚的統治者” (邦澤爾 XNUMX)。 相比之下,基地組織則祝賀塔利班驅逐美國人並繼續發動聖戰。 武裝組織之間的競爭正在阿富汗和其他地方上演,這場競爭植根於既定的策略和目標,而“伊斯蘭國”試圖將自己定位為最堅定、最不妥協的組織。 鑑於基地組織對塔利班的尊重和依賴,以及塔利班伊斯蘭化阿富汗的有限議程,伊斯蘭國似乎注定要對其他激進的伊斯蘭分子發動聖戰。
在其他省份,伊斯蘭國附屬機構正在適應複雜的政治、種族和宗教形勢,經常利用現有的分歧和不滿來獲取盟友(即使只是暫時的)、戰士和資源。 自 2015 年起,非洲見證了伊斯蘭國的興趣和活動急劇擴張,當時總部位於尼日利亞東北部的暴力伊斯蘭宗派組織博科聖地宣誓效忠伊斯蘭國,並更名為伊斯蘭國西非省 (ISWAP)。 博科聖地成立於 2002 年,意為“西方化是褻瀆”,主張通過制定伊斯蘭法並避免在教育、文化和道德方面受到任何形式的西方影響,對尼日利亞社會進行改革,特別是腐敗和貧困。 該組織持續襲擊平民,尤其是學校,並向新的領土擴張,導致政府取締該組織並發動攻勢; 到 2015 年,博科聖地在政府的猛烈攻擊下,通過加入“伊斯蘭國”尋求援助並重振其力量和形象。 同年,長期在薩赫勒地區從事激進運動活動的薩拉菲聖戰領導人阿德南·阿布·瓦利德·撒哈拉維宣誓效忠“伊斯蘭國”,組建了所謂的“大撒哈拉伊斯蘭國”。國際地質調查局)。 薩赫勒地區是一個橫跨許多國家(從塞內加爾到乍得)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種族和宗教派系紛爭不斷,已成為國內外犯罪團伙、叛亂運動和聖戰分子的家園。 雖然 ISGS 不是一個官方省份,但它支持 IS 的目標,並與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其他組織競爭和合作,對西方前哨基地發動襲擊。 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如今也在類似的充滿爭議和混亂的環境中開展活動。
各省及其附屬團體表面上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但在缺乏足夠軍事力量的情況下,更直接的目標是煽動不穩定並表明聖戰仍在繼續。 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模式一樣,戰略是進入已經不穩定的地區,建立臨時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並策劃攻擊,向地方和地區政府、其他聖戰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傳達聖戰威脅。西方。 由於全球擊敗伊斯蘭國聯盟仍然存在,伊斯蘭國知道世界正在了解這一信息。 該聯盟每年都會發布一份公報,概述伊斯蘭國在其省份的活動,並重申成員繼續決心消除或至少遏制極端分子(2023年擊敗伊斯蘭國全球聯盟部長聯合公報)。
關於各省的組織結構、各省之間的溝通以及資金來源的猜測比比皆是。 每個地區似乎都有一定的行動獨立性和尋找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責任,這種情況無疑是由聯盟擾亂通訊、資金和戰士流動的努力造成的。 事實上,伊斯蘭國一直在努力維持其宣傳信息的活力。 社交媒體曾經是一種有效的招募和信息傳遞手段,但現在已變得高度限制,使得發布暴力視頻片段和邀請穆斯林進行“聖戰之旅”變得更加困難(Taub 2015;Mazzetti 和 Gordon 2015)。 無論從象徵意義上還是從人性角度來看,“伊斯蘭國”的領導地位也被顯著削弱。 每次任命一位哈里發(伊斯蘭國對穆斯林世界權威的基本主張)時,他都會成為聯軍的目標並被殺害。 省級領導人和其他已知的穆斯林激進分子也已被帶離戰場。 當然,替代者最終會從隊伍中出現(儘管在撰寫本文時尚未確定新的哈里發),但對成為攻擊目標的持續恐懼會削弱士氣並破壞聖戰的管理。
問題/挑戰
隨著哈里發政權的滅亡,伊斯蘭國又回到了聖戰恐怖組織的根源,但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重要的是要考慮對當前全球聖戰局勢和反對它的力量的影響。 最初,“伊斯蘭國”通過利用和加劇先前存在的政治和社會緊張局勢而取得成功,並促進了其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崛起。 與其全球聖戰始祖基地組織一樣,“伊斯蘭國”也採取機會主義行動,利用弱國的優勢,對種族和宗派分歧施加壓力。 從非常現實的意義上說,它的生存依賴於繼續這一戰略,但現在它必須在非洲、中東和中亞的不同環境中實施,每個省或附屬團體都有半獨立的指揮和控制。 換句話說,“伊斯蘭國”目前的運作就像一個跨國恐怖分子或犯罪組織,擁有獨立、自我維持的組織。 這些組織適應各自的環境,在社會政治和犯罪領域開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根據需要建立臨時聯盟,以土地為食,並策劃襲擊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恐怖主義”可能很難與挑戰世界各地政府和執法機構的現有社會和政治現實區分開來。 打擊伊斯蘭國以及其他恐怖組織的威脅變得更加複雜、微妙和昂貴,以至於許多政府和公民已經開始接受這一點:雖然官方的“反恐戰爭”已經結束,非官方的影響依然有增無減。 當然,威脅程度已經降低,威脅本身也在演變,但“伊斯蘭國”仍然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不穩定的根源,特別是對於那些居住在其省份或附屬團體附近的人來說。
那麼,擊敗伊斯蘭國全球聯盟將無法很快甚至永遠無法宣布勝利。 只能寄希望於先發製人大規模襲擊,減輕較小規模襲擊的影響,並繼續進行長期的軟硬反恐努力。 西方國家(擁有足夠資源的國家)已經發展了技術監視能力,以破壞或防止未來的襲擊,儘管這是在經歷了仍然困擾其他國家的恐怖暴力之後。 正如一位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師指出的那樣,“資源充足的國家將能夠通過購買方式實現秩序,而實力較弱的國家則不會”(Hegghammer 2021 52)。 伊斯蘭國的代價遠遠超出了反恐措施的範圍。 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生命損失和基礎設施損壞尚未量化。 伊拉克開始了艱難的複甦之路,試圖重建基本服務、有效治理和民族團結; 彌合該國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深刻裂痕在短期內並不容易解決。 敘利亞幾乎是一個失敗的國家,大片領土受到土耳其、庫爾德和叛軍以及伊斯蘭國殘余武裝分子的控制; 阿薩德政府正試圖擺脫其賤民地位,至少在阿拉伯世界如此,但其政治生存要歸功於伊朗和俄羅斯,並且在經濟上已變得依賴國際援助機構。
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難民有數十萬,散佈在該地區各地,國內流離失所者的人數也同樣多; 許多人將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家園。 誠然,“伊斯蘭國”對兩國所面臨的所有混亂不負有責任。 敘利亞內戰早在伊斯蘭國建立哈里發國之前就已開始,而伊拉克則經歷了數十年的獨裁暴政、外國占領和內亂。 如前所述,伊斯蘭國煽動這種不穩定是為了獲得薩利菲聖戰分子的立足點。 與“伊斯蘭國”多年來發動戰爭/國家建設更直接相關的是如何處理被俘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及其家人這一尚未解決的問題。 庫爾德人領導的敘利亞國防軍將大約 60,000-70,000 名被拘留者(其中許多是兒童)關押在敘利亞北部的兩個營地:al-Hol 和 Roj。 戰鬥人員中有敘利亞人和外國人,家庭成員也是如此。 遣返外國人的工作進展緩慢,許多國家不願重新安置激進武裝分子或其家人。 研究這一問題的人報告稱,一旦有機會,被遣返的兒童(尤其是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會適應得很好,但“許多政府以國家安全擔憂或擔心公眾強烈反對為由,拒絕接回這些年輕的國民”(Becker and Tayler 2023)。 目前還沒有建立司法程序來確定被拘留者中的哪些人可能會受到起訴或以其他方式康復,而且由於遣返工作陷入停滯,情況已成為一場人權危機。 難民營的條件十分惡劣,為反對派、理想情況下先發製人的激進主義聯軍創造了潛在的滋生地。 人們普遍擔心武裝分子可能逃跑並繼續聖戰。 一位安全專家表示,“這是一個來自地獄的問題,在國際社會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這就像一顆等待爆炸的炸彈”(Lawrence 2023)。
最後,對伊斯蘭政治產生了註解,它催生了伊斯蘭國,並為其宣傳提供了信息,並闡述了其存在的理由。 伊斯蘭主義的核心是一個雙重概念:1)伊斯蘭教(廣泛理解)提供了穆斯林和穆斯林社會在現代世界生存和成功所需的所有基本教義和真理,2)西方的世俗發展道路與伊斯蘭教不相容。和穆斯林身份。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是對穆斯林真實性的簡單主張,也是對開創一種與伊斯蘭價值觀相容的現代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的簡單主張。 但這一論斷出現之際,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的大多數領導人開始採取發展計劃,有時還採取模仿所謂“西方模式”的言論,其中許多國家生活在殖民統治之下或經歷過殖民統治。 結果,伊斯蘭主義者成為全國反對派的聲音,挑戰現代世界宗教和政治的主流思維。 溫和派伊斯蘭主義者繼續宣揚伊斯蘭教作為救贖之路和現代繁榮的好處,並批評各自國家採用的西方治理體系(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失敗; 激進的伊斯蘭主義者厭倦了這些制度的看似失敗和統治者的反伊斯蘭壓迫,從教導轉向劍或 AK-47。 伊斯蘭國和其他聖戰組織將曾經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伊斯蘭反對派的聲音,在裝備精良的民兵的支持下,推上了世界舞台,將伊斯蘭主義轉變為穆斯林動員和抵抗的意識形態包羅萬象。 因此,在穆斯林占多數的民族國家框架內實現伊斯蘭政治正常化的鬥爭,現在已成為撲滅因國家建設失敗、經濟不公正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不平等而引發的聖戰風暴的全球努力。 如此大規模和復雜的問題超出了全球擊敗伊斯蘭國聯盟的能力範圍,儘管該聯盟的許多成員,無論是穆斯林世界還是西方國家,都為這些問題做出了貢獻。
IMAGES
圖片#1:IS 戰旗。
圖片#2:Sayyid Qutb 的激進入門書, 里程碑.
圖片#3:阿布·穆薩布·扎卡維。
圖片#4:阿布·伯克爾·巴格達迪。
圖片#5:奧薩馬·本·拉登。
圖片#6:一名約旦飛行員在籠子裡被活活燒死。
圖片#7:一個問題 達比克,
參考
貝克爾、喬和萊塔·泰勒。 2023 年。“讓受害者再次受害:敘利亞北部被非法拘留的兒童”。 人權觀察,1月27。 訪問 https://www.hrw.org/news/2023/01/27/revictimizing-victims-children-unlawfully-detained-northeast-syria 在25 June 2023上。
本拉登,奧薩馬。 2005。 給世界的信息:奧薩馬·本·拉登的聲明, 布魯斯·勞倫斯 (Bruce Lawrence) 編輯,詹姆斯·豪沃斯 (James Howarth) 翻譯。 倫敦:維索。
班澤爾、科爾. 2021 年。“基地組織與 ISIS:阿富汗聖戰組織的權力鬥爭。” 外事,九月14。 訪問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fghanistan/2021-09-14/al-qaeda-versus-isis?utm_medium=promo_ 在25 June 2023上。
科克本,帕特里克。 2015。 伊斯蘭國的崛起:伊斯蘭國和新的遜尼派革命。 倫敦和紐約:Verso。
Creswell,Robyn和Bernard Haykel。 2015。 “戰線”。 “紐約客”,8 月 102 日:08-XNUMX。達比克。 問題1-9。
Devji,Faisal。 2005。 聖戰的風景:戰鬥,道德,現代性。 紐約伊薩卡:康奈爾大學出版社。
Doxee、卡特里娜、賈里德·湯普森和格蕾絲·黃。 2021 年。 審視極端主義:伊斯蘭國呼羅珊省 (ISKP)。 博客文章,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訪問自 https://www.csis.org/blogs/examining-extremism/examining-extremism-islamic-state-khorasan-province-iskp 在25 June 2023上。
哈米德、沙迪。 2016年。 伊斯蘭例外論:針對伊斯蘭的鬥爭如何重塑世界。 紐約:聖馬丁出版社。
海克爾、伯納德. 2009年。“論薩拉菲思想和行動的本質。” 頁碼。 33-57 英寸 全球薩拉菲主義:伊斯蘭教的新宗教運動,由羅爾·梅傑編輯。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赫格哈默,托馬斯。 2021.“徒勞的抵抗:反恐戰爭增強了國家力量。” 外事 100:44-53。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2023 年。 2023 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衡量恐怖主義的影響。 悉尼,澳大利亞。 訪問自 https://www.visionofhumanity.org/resources 在25 June 2023上。
伊斯蘭國家報告。 問題1-4。
瓊斯、塞斯·G.、詹姆斯·多賓斯、丹尼爾·拜曼、克里斯托弗·S·切維斯、本·康納布爾、杰弗裡·馬蒂尼、埃里克·羅賓遜和內森·錢德勒。 2017年。 擊退伊斯蘭國。 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蘭德公司。 訪問自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1912.html 在25 June 2023上。
Kenney,Jeffrey T. 2006。 穆斯林反叛者:Kharijites和埃及的極端主義政治。 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Lawrence, JP 2023。“在敘利亞受到看守的伊斯蘭國戰士和家人給美軍帶來了‘來自地獄的問題’。” 星條旗,四月10。 訪問 https://www.stripes.com/theaters/middle_east/2023-04-10/isis-prison-syria-military-centcom-9758748.html 在25 June 2023上。
Mazzetti,Mark和Michael R. Gordon。 2015。 美國總結說:“伊斯蘭國正在贏得社交媒體戰爭。” 紐約時報,六月13,A1。
麥坎茨、威廉. 2015年。 伊斯蘭國啟示錄:伊斯蘭國的歷史、戰略和末日願景。 紐約。 聖馬丁出版社。
奧利多特,雅各布。 2016年。 哈里發課堂內部:伊斯蘭國的教科書、指導文獻和灌輸方法。 華盛頓特區: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 訪問自 https://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policy-analysis/inside-caliphates-classroom-textbooks-guidance-literature-and-indoctrination 在25 June 2023上。
羅伊、奧利維爾. 2004年。 全球化的伊斯蘭教:尋找新的烏瑪。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施密特,埃里克。 2015。 “對伊斯蘭國的突襲產生了一大堆情報。” 紐約時報,六月9,A1。
Taub,Ben。 2015。 “聖戰之旅。” “紐約客”,1 月 38:49-XNUMX。
聯合國安理會。 2015 年。“安理會‘明確’譴責‘伊斯蘭國’恐怖襲擊,一致通過文本確定極端主義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會議報導,安理會。 聯合國。 訪問自 https://press.un.org/en/2015/sc12132.doc.htm 在25 June 2023上。
美國國務院。 2023 年。擊敗 ISIS 全球聯盟部長聯合公報。 媒體報導,8 月 XNUMX 日。訪問自 https://www.state.gov/joint-communique-by-ministers-of-the-global-coalition-to-defeat-isis-3/ 在25 June 2023上。
Weiss,Michael和Hassan Hassan。 2015。 伊斯蘭國:在恐怖軍團內部。 紐約:裡根藝術。
賴特,勞倫斯。 2006。 “總體規劃。” “紐約客”,11 月 49:59-XNUMX。
發布日期:
29/六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