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瑜伽時間表
1872年(15月XNUMX日):Aurobindo Ghose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
1878年(21月XNUMX日):Mirra Alfassa出生於巴黎。
1879年:Aurobindo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被帶到英國; 他與一個英國家庭在曼徹斯特住了五年。
1884年:Aurobindo被倫敦聖保羅學校錄取。
1889年(1890月):Aurobindo贏得了經典獎學金,就讀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1892年XNUMX月,他通過了印度公務員(ICS)入學考試; 他直到XNUMX年才以ICS試用者身份來到劍橋。
1892年:Aurobindo通過了最後的經典和ICS考試,但由於未能參加騎馬考試而被ICS拒絕。
1893-1906年:Aurobindo在印度王子州的巴羅達(Baroda)擔任行政培訓生,巴羅達學院(Baroda College)教授,巴羅達(Baroda)君主的秘書以及該學院的副校長。
1902-1910年:Aurobindo活躍於印度自由運動。 他兩次被控告煽動叛亂,一次被控與政府發動戰爭,但在三起案件中均被無罪釋放。
1903-1905年:Mirra Alfassa(當時的Mirra Morisset)在 沙龍 在巴黎。
1903-1908年:米拉·阿爾法薩(Mirra Alfassa)活躍於法國運動,該運動是設在特萊姆森,阿爾及利亞和巴黎的新卡巴拉組織在此期間,她為 Revue Cosmique.
1910年(1910月):Aurobindo航行到Pondicherry(當時是法國法屬殖民地印度的一部分),在那裡度過了余生。 在1926至XNUMX年間,一群非正式的門徒聚集在他周圍。
1912-1913年:米爾拉·阿爾法薩(Mirra Alfassa)(當時的米爾拉·理查德(Mirra Richard))在巴黎會見了蘇菲派領導人哈茲拉特·伊納亞特·汗(Hazrat Inayat Khan)和巴哈教徒領袖阿卜杜勒·巴哈(Abdu'l-Baha)。
1914年(29月XNUMX日):Mirra Alfassa在本地治裡遇見了Aurobindo; 他們與米拉(Mirra)當時的丈夫保羅·理查德(Paul Richard)一起,發行了月刊, Arya, 在八月。
1915年XNUMX月:米拉(Mirra)和保羅·理查德(Paul Richard)返回法國; 奧羅賓多帶出了 Arya 單獨在1915和1921之間,在其中發表他所有的主要散文作品。
1916年至1920年:米拉(Mirra)和保羅·理查(Paul Richard)居住在日本; 他們於1920年XNUMX月來到本地治裡; 保羅後來回到法國。
1916-1950年:Aurobindo致力於 薩維特里 ,一首基於傳奇故事的英文史詩 “摩訶婆羅多”.
1926年(24月XNUMX日):在一次重大的精神經歷之後,Aurobindo退居他的房間,將門徒社區留在Mirra的手中。 回顧來看,這被認為是Sri Aurobindo Ashram的成立日期。
1927-1938年:靜修會在米拉(Mirra)(現在稱為母親)的領導下成長。 奧羅賓多(現在稱為斯里·奧羅賓多)通過信與他的門徒保持聯繫。
1938年(24月XNUMX日):Sri Aurobindo在房間裡走路時摔斷了腿; 從這時起,一群門徒照顧了他。
1942年(2月XNUMX日):母親為門徒們的孩子開設了一所學校。
1947年(15月XNUMX日):印度在Sri Aurobindo七十五歲生日時獲得獨立。
1950年(5月XNUMX日):Sri Aurobindo去世。
1950-1958年:母親定期與兒童和靜修會成員進行演講,後來發表為 面試 (對話).
1952年(6月XNUMX日):母親為Sri Aurobindo大學中心成立,後來更名為Sri Aurobindo國際教育中心。
1955年:Sri Aurobindo Ashram合法組織為Sri Aurobindo Ashram Trust。
1956年(29月XNUMX日):母親宣布“超人”(見下文)出現在“地球大氣層”中。
1957年至1973年:母親與門徒定期進行有關瑜伽練習的對話; 這些演講後來發表為 邁爾日議程 (母親的 議程).
1962年(16月XNUMX日):本地治里市成為印度共和國的一部分。
1968年(28月XNUMX日):母親為位於朋迪榭裡郊外的國際小鎮Auroville揭幕。
1973年(17月XNUMX日):母親去世。
1980年1980月:印度議會通過了XNUMX年的《 Auroville(緊急規定)法》。
1988年(1988月):印度議會通過了XNUMX年的《奧羅維爾基金會法案》。
創始人/集團歷史
Aurobindo [右圖]在巴羅達從1893到1906工作。 在此期間,他研究古典和現代印度文學,寫了一篇 大量的英語詩歌和散文文學作品,並開始組織體育俱樂部,他希望這將成為反英革命運動的基礎。 他對當時的無能為力的宣傳組織印度國民大會毫無興趣,直到1905年,當時針對政府提議的對孟加拉省的分區激起了一陣煽動。 他於1906年前往加爾各答,成為印度人國民大會極端派別的領導人,並由他的兄弟Barindrakumar領導的一個革命團體得到了啟發,該團體參加了一些暗殺英國官員的未成功嘗試。 奧羅賓多(Aurobindo)與巴林德拉庫馬爾(Barindrakumar)和其他革命組織成員一起於1908年被捕,被指控密謀對政府發動戰爭。 經過一年的審判,他於1909年XNUMX月因缺乏證據而被無罪釋放。
Aurobindo已經開始在1905練習瑜伽,最初是為了幫助他完成革命性的工作。 在他被捕之前和監禁期間,他有幾次變革的精神體驗。 在他從監獄獲釋後短暫回歸政治行動後,他退出政治,全身心投入瑜伽。 為了避免被英國人扣留,他以一個假定的名字航行,於4月1910到達印度南部的Pondicherry港口,該港口當時受法國控制。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他一直不在視線中,專注於瑜伽練習,學習和寫作(Aurobindo 2006; Heehs 2008)。
米爾拉·阿爾法薩(Mirra Alfassa)的父母是沒有執業的Sephardic猶太人,他們於1877年,即米爾拉(Mirra)出生的前一年,從埃及亞歷山大(Alexandria)移居巴黎。 她接受私人教育,並於朱利安學院學習藝術,並於1897年與畫家亨利·莫里塞特(Henri Morisset)結婚。這對夫妻進入了創意圈,結識了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法國阿納托爾(Anatole)法國以及其他藝術家和作家。 他們還經常參加與法國神秘復興有關的團體,特別是Mouvement Cosmique,該團體由MaxThéon(1850年左右出生於波蘭的Eliezer Mordechai Bimstein出生)和他的妻子(1839年出生於英國的Mary Ware)在阿爾及利亞的特萊姆森創立,大約在1900年(Huss 2015; Heehs 2011)。 與神靈學會和其他尋求東方浪漫的靈感的團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運動波斯尼亞主義”堅持了“西方傳統的標準”。 它的教學基礎是盧里安尼·卡巴拉(Lurianic Kabbalah),並補充了塞翁夫人的靈感和神秘經驗。 波斯尼亞運動集團在巴黎設有分支機構,而米拉(Mirra)在1903年至1908年之間參加了它的活動。在同一時期,她兩次訪問了特昂森(Thécen)及其妻子。 在巴黎,她主持了自己的討論組,名為Idéa。 在一次會議上,她遇到了律師兼作家保羅·理查德(Paul Richard),後者後來成為了她的第二任丈夫。 1910年,保羅·理查德(Paul Richard)前往本地治裡(Pondicherry),在眾議院爭奪法屬印度裔席位。 他輸掉了選舉,但在返回巴黎之前會見了Aurobindo Ghose,並與他保持聯繫。 在1910至1913年間,他和米拉(Mirra)在巴黎會見了東方宗教老師,例如蘇菲派領導人哈茲拉特·伊納亞特·汗(Hazrat Inayat Khan)和巴哈教派領袖阿卜杜勒·巴哈(Abdu'l-Baha)(Heehs 2008)。
在1914,Paul Richard再次前往本地治裡,這次是Mirra陪同。 在他第二次競選失敗後被選入 分庭,保羅提議他和奧羅賓多出版一本英文和法文的哲學期刊。 Aurobindo接受了,期刊, Arya,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那個月的1914八月推出的。 五個月後,保羅被動員起來,他和米拉重返法國。 保羅設法在日本獲得了一個職位,他和米拉[右圖]在那裡度過了戰爭歲月。 與此同時,Aurobindo帶出了 Arya 靠他自己。 4月,1920,Paul和Mirra回到了印度。 保羅很快就離開了法國; 米拉作為奧羅賓多的弟子留在本地治裡。
此時,作為Aurobindo的門徒,大約有十二個人居住在本地治裡。 他在晚上見了他們,並與他們討論了各種主題,其中大多數不是公開的精神主題。 如果他們對精神哲學表現出興趣,他建議他們在 Arya。 如果他們說他們想練習瑜伽,他鼓勵他們冥想,但沒有固定的例程。 米拉成為他最重要的門徒,其他一些人開始向她尋求指導。 Aurobindo最終宣布她是他的精神平等,當他在十一月24,1926的重要精神體驗後退休時,Mirra接任該社區的積極領導者,該社區很快被稱為Sri Aurobindo Ashram。 (Aurobindo對正式機構不感興趣,並且因為“想要更好”而接受了名字“(Aurobindo 2006))。 在這段時間裡,Mirra被稱為母親,而Aurobindo則被稱為Sri Aurobindo。
1927年至1938年之間,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給他的門徒寫了數千封信,這些信最終佔了七卷。 同時,米拉(Mirra)監督著修行會發展成一個多層面的精神社區。 希望成員每天在ashram的一項服務中工作幾個小時(廚房,洗衣,建築和維護等)。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強制性活動。 大多數門徒練習冥想並研究了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的著作和演講。 許多人還參加了文化活動,例如寫作,繪畫和唱歌。 上師鼓勵每個人找到自己的道路,並與神建立個人關係。 門徒的大部分奉獻是針對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本身。 兩人給了 達顯 或公開觀看一年三次(後四次),母親主持集體冥想和其他小組活動。 該修道院從1926的約25名成員增加到150的1933附近。 在1934之後,鼓勵申請會員資格的人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練習。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修道院的模型上形成了社區,但是Sri Aurobindo和母親並沒有對這些團體負責,他們也沒有努力擴展他們在本地治里以外的活動。 他們將修道院視為開發新型人類的“實驗室”,並認為僅僅量化增長不會促進這一過程(Aurobindo 201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允許一些感受到威脅的外部門徒 日本軍隊在本地治裡定居的方法。 他們中的一些人帶了孩子。 母親在1942開設了一所學校,並建立了一個創新的心理和體育課程。 她和Sri Aurobindo從未鼓勵他們的門徒練習 訶陀瑜伽 (姿勢和呼吸練習)。 她認為現代印度人更加需要主動運動,例如田徑,運動和游泳,她還安排了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等的建設。 不久,成年成員和母親也參加了修行會的“右圖”體育教育計劃。
斯里奧羅賓多長期以來一直習慣在他的房間裡走路,有時一次幾個小時。 在1938,他絆倒並摔斷了腿,被困在床上幾個星期。 這時,一群門徒被選中照顧他。 幾年來,他每天與他們進行對話:這是他自1926以來與他的任何追隨者的第一次直接接觸。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修改和重新發表他為此寫的作品 Arya 在1914和1921之間。 他也注意到了 薩維特里 他在1916開始用英語創作的史詩。 它在1950和1951中分兩卷出版。
5年1950月1952日,Sri Aurobindo因前列腺增大引起的腎臟感染去世。 他拒絕任何侵入性醫療。 他去世後,母親繼續負責聚會。 1950年XNUMX月,她為Sri Aurobindo大學中心揭幕,隨後更名為Sri Aurobindo國際教育中心,該中心目前提供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課程。 在XNUMX年代,母親定期與學生和靜修院的成員進行演講,有時談到她自己的精神認識,她認為這是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為人類生活的進化轉變開闢道路的努力的延續。 在隨後的幾年中,她在與門徒的對話中報告了自己的轉變瑜伽實踐的進展,後來該出版物發表為 母親的議程 (母親1979-1982)。 在1968,母親為Auroville揭幕,Auroville是一個旨在“實現人類團結”的國際社會(母親2004)。
母親於11月17,1973去世,享年95。 她沒有任命繼任者。 在1955中建立的信託接管了該集團的管理,該集團繼續發展壯大。 從2016開始,它由1,500全職成員組成。 成千上萬的“奉獻者”生活在周圍的社區以及其他印度和外國城市。 許多人經常參觀修道院並參加其活動。 奉獻者和其他人在印度和國外組織了獨立的學習圈和其他Sri Aurobindo和母親相關團體。 這些與沒有分支機構或任何國家或國際組織的修道院沒有直接關係。 Auroville社區與該修道院沒有法律或行政關係,由印度政府在1988接管,以保證妥善管理。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下面的領導/組織)。 在Sri Aurobindo和母親的鼓舞下,社區繼續發展。 目前它擁有2,500全職成員,代表超過四十個國家(人口普查 - Auroville Population 2016)。
教義/信念
從廣義上講,斯里奧羅賓多的哲學是古代印度的韋丹塔哲學體係與通常與西方現代性相關的某些思想的結合,如進化,進步和個性。 古典吠檀多是印度哲學的六種正統系統之一,它基於該教義 “奧義書”中, 薄伽梵歌和其他梵語文本。 在Vedanta的核心思想中,(1)宇宙是一個現實的表達,稱為 婆羅門 ; (2)每個人都是基本的 阿特曼 或者自我; 和(3)那個 阿特曼 與...相同 婆羅門,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達到與最終現實結合的狀態,有時被認為是 ishwara 或宇宙之王。 (印度語 ishwara 大致相當於西方的“上帝”。在提到上帝或主時,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經常使用“神聖”一詞。)
工會的梵語詞是 瑜伽。 在哲學上,瑜伽意味著帕坦加利(Patanjali)瑜伽中發現的一系列教義和實踐 瑜伽經。 更廣泛地說,瑜伽指的是個人可以與之結合的所有實踐 婆羅門 或向那個方向移動。 傳統上,瑜伽的方法分為三類:(1)依賴於被認為是對神的無私服務的工作(XNUMX) 卡瑪 - 瑜伽 或者是行動的瑜伽),(2)那些依賴於冥想等心理練習的人(知識瑜伽 或者知識的瑜伽),(3)那些依賴於奉獻的人 ishwara 被認為是個人的神(奉愛瑜伽 或者奉獻的瑜伽)。 一些當局還認識到依靠神秘力量實現個人轉變的第四類做法。 在稱為的系統中 拉賈瑜伽 ,這種轉變與特殊的權力或 神通,如中所述 瑜伽經。 在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的瑜伽中,轉變是通過神聖力量或 沙克提,如密宗所述。
Sri Aurobindo稱他的系統為Integral Yoga,因為它綜合或整合了四種傳統瑜伽路徑的方法,他稱之為神聖作品的瑜伽,整體知識的瑜伽,神聖之愛的瑜伽,以及自我完美的瑜伽。 。 他首先使用了“積分瑜伽”一詞 瑜伽的綜合 9月1914。 (在1913中,他使用梵語等價物, 普爾納瑜伽,在一篇文章中。)(Aurobindo 1999; Aurobindo 1997a)。 在 瑜伽的綜合 他解釋說,瑜伽的基本原則是“將人類意識的一種或全部力量轉化為達到神聖存在的手段。”在三種傳統路徑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力量或其一組力量是製造手段,“在合成或整體瑜伽中”所有的力量將被合併並包含在變換儀器中。“作品的瑜伽,其主要的意志力; 知識的瑜伽,以其主要的智力; 以及愛的主要力量的奉獻瑜伽,將從“精神到完全的精神和超自然的本性”升級,為“精神和諾斯替的自我完善”鋪平道路(Aurobindo 1999)。
Supermind和supramental是Sri Aurobindo用來描述普通思維之上的意識水平的術語。 在他的宇宙學中,“下半球”由物質,生命和心靈組成,而“高半球”則由存在,意識和幸福構成(Vedanta稱之為 SAT-銀會阿南達 )。 在兩個半球之間是超級大腦,在某些奧義書中被稱為 覺悟。 頭腦是幸福感的精神層面與物質生活的心理層面之間的動態聯繫。 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將宇宙的顯現視為內捲和進化的雙重過程。 通過物質,動物和人類生命的中介,生活和思想“涉及”到物質中。 仍然牽涉但仍潛藏在物質中的主宰注定會通過至上或不可知論者的中介而進化。 智慧的全面湧現將帶來物質,生活和思想的轉變,並開啟神聖的生活,其中“精明的個體”將“在一個或多個精明的社區中”彼此和諧地互動。 (Aurobindo 2005)。 斯里·奧羅賓多(Suri Aurobindo)在他於1912年至1920年之間保存的瑜伽日記中寫道,他正升入普通思維和超常意識之間的各種中間意識層次(Aurobindo 1927)。 多年後,他寫道,這些水平中的最高水平,他稱其為“過分頭腦”,已於2001年降入他的體內。此後,他專心致志地提升了頭腦,並將其納入物質之中。 在1926年去世後,母親繼續進行這種超乎尋常的瑜伽。 1950年,她宣布超人已經降落到地球大氣層中(母親1956)。 後來她告訴她的門徒,強大的力量正在她的身體中起作用,以改變它。
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並沒有鼓勵他們的追隨者推測超級主體的下降,物理轉變等等。 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要知道瑜伽的最終目標是個人和集體生活的轉變,而不是像傳統的吠檀多一樣逃避 輪迴 中, 因果報應 生與死的輪次。 但是在個人能夠想到崛起到超級大腦或者將權力降到自己的身體之前,他們必須經歷漫長而艱難的準備。 首先是初步的身體和精神淨化,例如幾乎所有宗教和精神傳統所推薦的。 接下來是瑜伽練習,從作品,知識和奉獻的三重路徑開始。 實際上,作品的路徑意味著在沒有慾望的情況下執行所有動作,如下所述 薄伽梵歌。 知識的道路需要通過集中註意力或冥想來控制心靈的活動,而奉獻的方式則取決於與神聖或上師建立個人關係。 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的許多追隨者都將他們視為化身或神聖的化身並指導他們對他們的奉獻。 斯里奧羅賓多並沒有堅持認為他們信仰化身,而是要求他的門徒向母親投降並允許她從內部引導他們。
斯里奧羅賓多采用了他的哲學的一個重要術語,不是來自印度傳統,而是來自母親在來到印度之前研究過的西方神秘傳統。 這個詞是 êtrecsychique 或“精神存在”,大致相當於16世紀巴勒斯坦艾薩克·盧里亞(Isaac Luria)開發的卡巴拉(Kabbalah)學派的“神聖火花”。 (神聖火花的想法也出現在其他精神傳統中。它類似於 caitya purusha (印度教)(Heehs 2011)。 根據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的說法,當一個人從一種生命過渡到另一種生命時,它會保留每個人的經歷印象。 具體的人包括內部或微妙的和外部或總的組成部分。 精神存在是最重要的存在,它與神直接接觸。 斯里·奧羅賓多瑜伽練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使個人與心理存在者建立聯繫並對其內在提示做出反應。
在給門徒的信中,斯里奧羅賓多指出了一些內心狀態和態度,那些希望跟隨他的瑜伽的人應該培養。 這些是他的基礎 修習 或練習瑜伽。 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平靜(香提)以及免於乾擾的狀態( samata )導致內心愉悅的積極狀態(sukham)。 該 實踐者 或者從業者必須學會對神聖有信心。 這不是心理上的信仰,而是梵文所謂的 shraddha,是靈魂對“神的存在,智慧,力量,愛與恩典”的“動態整體信念和接受”。 實踐者 必須學會屈服於神的旨意和指導,而不要堅持自己的喜好和觀念。 他們應該渴望神的恩寵和支持,拒絕自私自利,慾望和憤怒等偏離道路的運動。 最後,他們應該有耐心,不要期待幾天甚至幾十年的重大成果(Aurobindo 2013)。
根據Sri Aurobindo和母親的說法,瑜伽練習是個人的事情。 每 實踐者 他或她,上師和神聖只對他的進步感興趣。 他們不鼓勵集會活動,但他們確實要求 實踐者 和諧地合作,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自我。 這是除了維持聚會的外向生活之外,還要由母親和所有人分擔工作的主要原因。 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她和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期待建立精神上的社區,並最終建立超越宗教的社區,這將是神在生活中的表現。 他們希望聚會場所可以成為此類社區的榜樣,並且他們認為社區生活的不和諧是在建立精神和超然社區之前必須解決的問題的跡象。 當母親在1968年建立Auroville時,她打算將其變成“一個物質和精神研究的場所,以實現對實際人類統一性的生動體現”(母親2004)。
儀式/實踐
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不屬於任何宗教,因此不鼓勵宗教儀式,如 法會 流行的印度教。 另一方面,他們接受了許多人需要向他們表達外表 宗教或精神感受。 他們的大多數門徒來自印度教背景,他們允許他們以傳統的印度教方式表達他們的奉獻精神,例如通過 pranam 或者通過參加而去世 darshans 或公眾觀看。 斯里·奧羅賓多退休後,每年三個(後四個) darshans 是他的門徒和一些選定的外人能夠看到他的唯一場合。 他們在他和母親面前靜靜地走過,花了幾秒鐘才完成 pranam 在他們面前。 母親給了很多年 達顯 [圖片右側]每天早上; 以後只在特殊場合。 遵守 達顯 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和母親去世後,故事仍然繼續。 在四個特殊的日子[母親的生日(21月24日),她最後一次返回本地治裡的日期(15月1926日),斯里·奧羅賓多的生日(24月29日)和1956年(XNUMX月XNUMX日)主宰的降落日]門徒訪客穿過其中一個或兩個的房間。 XNUMX年XNUMX月XNUMX日,每四年都會有一個特別的darshan來紀念最高思想。在靜修會的早期,母親主持儀式活動,目的是幫助門徒們奉獻自己的生命,神。 有一陣子她習慣於在莊嚴的儀式上散發她集中的湯。 她還領導小組冥想並主持小組 pranam 儀式。 斯里奧羅賓多將這些具有“生命價值”的本土活動與“雖然不再具有任何價值的舊形式”區分開來,例如印度教的儀式。 sraddh (向死者獻祭)。 以類似的方式,實踐他的瑜伽的基督徒或穆斯林可能會發現他們長大的禱告形式“要么掉下來,要么[成為]他們的悲傷自由發展的障礙”(Aurobindo 2011)。
Sri Aurobindo的瑜伽書籍,例如 瑜伽的綜合 及 關於瑜伽的信件,充滿了他向他的瑜伽追隨者推薦的做法; 但他從未規定過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特定技術或技術。 在裡面 合成 他在信中寫下了他的道路原則,勾勒出了每個人都能適應他或她的環境的一般慣例。 修習 在外在或內在的大師的指導下。 作為基礎,他接受了韋丹塔的原則(其中包括) 婆羅門, 阿特曼和 ishwara)和三種傳統瑜伽路徑的實踐(卡瑪 - 瑜伽, 知識瑜伽 及 奉愛瑜伽)。 對於這些,他特別增加了密宗哲學和瑜伽的一些原則和實踐 沙克提 或神聖的力量,被視為在宇宙和個體中活躍的創造性能量。 他寫道,整體瑜伽“從吠檀多的方法開始,達到密宗的目的。”神聖 沙克提 是“發現精神的關鍵”,因此“最初的壓力取決於被喚醒的Shakti在身體神經系統及其中心的作用。”這個過程需要向神聖和神聖的Shakti投降,這位修行者的成員以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的形象構思出來。 通過這種投降,“神聖自己......應該借助他的存在和指導,使人類在自然界的所有力量中得到完美的生活。”(1999)。
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在信中和《母親》(Mother)在信中和對話中提出了可能對特定個人有用的做法:這個人應該更專注於工作,一個人應該進行更多的冥想等等。 但是,每個人的聖訓的實際過程都留給了神和沙克提。 通過對他們的渴望以及與心靈的接觸,個人將發展出在瑜伽和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
自從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和母親(Mother)逝世以來,靜修院的成員和外部門徒一直按照兩人一生確立的路線練習瑜伽。 人們普遍認為,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會出現在那些渴望他們的人面前,他們的指導也適用於所有對此開放的人。 此外,所有願意閱讀它們的人都可以使用他們的書。 近年來,在聚會所和奧羅維爾的許多人轉向斯里奧羅賓多的詩意史詩 薩維特里 作為靈感和指導的來源(Aurobindo 1997b)。 位於Auroville的一個小組傳播了母親的 議程他們認為這是身體轉變瑜伽的關鍵。 在Auroville和Ashram都沒有 那裡有任何強制性的做法或儀式,但許多ashram成員和訪客每週兩次在ashram操場(母親本人曾經用來讀書和交談的地方)參加冥想,以及在其他日子裡在ashram的主樓進行冥想。 四年一次 darshans 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 在Auroville,瑜伽的主要焦點是Matrimandir(字面意思是母親的神廟),這是一個創新的冥想大廳,是根據母親的指示而設計的。 [右圖]特殊紀念日,例如Auroville的建國紀念日(28月XNUMX日)。
組織/領導
在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和母親(Mother)的一生中,他們兩個被修行會的成員接受為精神嚮導,也被視為社區外向生活的導演。 當被要求寫出1934年宗教場所的法律地位時,Sri Aurobindo回答說,宗教場所只是“一個或多個精神哲學老師或大師的房子,他接受並寄宿於他那裡進行教學和實踐的人。” 他的聚會不能被認為是“一個宗教協會”,因為其成員“來自所有宗教,其中一些不是宗教”。 “沒有信條或一套教條,沒有統治的宗教團體。” 指導原則是他和母親的教,,其中包括“為了增強意識而進行的某些集中註意力和冥想等心理實踐”(Aurobindo 2006)。 他認為母親是他的精神平等,並要求聚會的成員通過她接近他。 因此,當門徒給斯里·奧羅賓多寫信時,他們把信給母親。 與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不在房間裡的情況不同,母親與每個門徒互動(特別是在修行場所較小時),並監督了修行場所外在生活的每個細節。 她將責任委託給直接向她報告的部門負責人(花園,廚房,建築服務,圖書館,印刷機,繡花部門等)。
除了出版書籍和雜誌,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都沒有努力宣傳修行,沒有從事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動,並拒絕了大多數寫信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成為會員的人。 他們倆都不認為數字擴展很重要。 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在1934年寫給門徒的信徒說:“一切都不取決於數字。”他認為,斯里·奧羅賓多瑜伽所吸引的數字永遠無法與世界宗教的數字相匹敵。 “佛教和基督教的數量如此之多,因為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一種信條,而對生活的影響卻很小。 如果新的意識對此感到滿意,那麼它也可以並且更容易地受到整個地球的敬意和接受。 因為它是一種更大的意識,即真理意識,所以它將堅持真正的改變”(Aurobindo 2011)。 他們沒有建立分支機構,也沒有對主動發起的獻身於聚會以外的團體承擔責任。
當斯里奧羅賓多在1950去世時,修道院的精神和物質領導無縫地傳遞給了母親。 她繼續在既定的線路上運行,但她確實開設了一些新的組織,如斯里奧羅賓多大學中心(後來改名為斯里奧羅賓多國際教育中心)。 在1955,她重新組織了Ashram作為信託,以保證其法律的連續性。 Sri Aurobindo Ashram Trust的第一個董事會由她和她選擇的四個門徒組成。 自她去世以來,董事會的替補成員已被會員選中。 作為公共慈善信託,該集團根據印度法律的條款享有免稅地位。 其大部分資金來自奉獻者的自願捐款。 該信託監督幾個生產部門(家庭手工業,出版物部門等),將其利潤分配給修行所。
當母親設想出將成為Auroville的社區時,她將社區的發展委託給Sri Aurobindo Society(SAS),這是一個於1960年在加爾各答成立的籌款組織,同時保留了總體控制權。 她去世後的幾年,奧羅維爾的居民與SAS的管理部門發生衝突。 1988年,經過一段時期的動盪,居民要求印度政府乾預,印度議會通過了《奧羅維爾基金會法》,根據該法案,印度政府接管了奧羅維爾的行政控制權(《奧羅維爾基金會法1988》)。 四年後,政府將Auroville的資產歸屬了Auroville基金會,該基金會由一個國際諮詢委員會,一個理事會和一個居民大會組成。 由政府任命的秘書負責監督社區的運作。 居民由工作委員會(Auroville Foundation nd)代表。 Auroville的外國朋友已將自己組織成Auroville International,這是一個全球性網絡,有助於為社區的項目提供資金(Auroville International nd)。 其中包括龐大的植樹造林計劃,解決該地區水資源問題的嘗試,以及與鄰近村莊的聯合倡議。
問題/挑戰
在成為聚會的社區的最初幾年,它面臨著經濟和其他挑戰,這些挑戰源於Sri Aurobindo作為政治難民來到法屬印度。 在1910年至1936年之間,由於他以前作為革命政客的活動,英國警察對他及其同伴進行監視。 這種不友好的關注使他們很難自由活動或獲得朋友的經濟支持。 法國政府容忍了他們的存在,但限制了他們可以購買的房屋數量。 朋迪榭裡(Pondicherry)於1962年成為印度共和國的一部分。這並沒有立即緩解修行所的財務問題,但是到1990年代,它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資源來為其所有成員提供足夠的住房。 從1975年到1988年,Auroville經歷了一段貧瘠的時期,當時社區與SAS發生衝突。 從那時起,由於朋友的捐款和印度政府的有限財政資助,該組織得以支持其成員並為其項目提供資金。
儘管在聚會所和奧羅維爾成員中普遍相信他們和社區會從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的精神指導中受益,但缺乏具體化的指導者的指導卻使兩個社區都容易受到各種干擾。 母親於1973年去世後,根據她和斯里·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的教and以及社區的既定習俗,繼續了聚會的生活。 個人在自己內部尋找指導。 資深 實踐者 提供了靈感和建議。 部門負責人向受託人報告,受託人也有義務裁定個人之間的衝突並處理不紀律案件。 他們盡最大努力根據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的教and和榜樣做出決定,但並沒有聲稱要在他們的直接指導下行事。 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拒絕接受受託人決定的心懷不滿的靜修會成員開始組建壓力組織,並對受託人和其他成員提起法律訴訟。 許多案件與實際事項有關,例如資源分配,紀律事項等。 其他人則與信仰或情感問題有關。 引起分歧的一個原因是新版的斯里·奧羅賓多的詩 薩維特里 。 基於對手稿的全面檢查,新版本(1997)消除了在長期的書寫,轉錄和出版過程中悄悄進入文本的錯誤。 一些 實踐者 擔心這些更正構成了不可侵犯的文本的更改,並開始煽動編輯和受託人,並最終對他們提起法律訴訟。 該案最終提交印度最高法院,該法院作出了對受託人有利的決定。 另一起案件涉及一位修會成員撰寫的斯里·奧羅賓多的傳記,並由美國大學出版社出版。 靜修院內外的某些人認為這本書是褻瀆神靈的,他們對這本書,它的作者和受託人提起了幾起訴訟,他們被指控藏有“不信之徒”。 在經過五年半的聽證後,最高法院於2016年駁回了針對受託人的案件。 在此期間,持不同政見者組成非正式團體以增進他們的利益,而忠於受託人的個人則成立了團體來支持他們。 這種情況導致了修行者社區生活的空前分化(Heehs 2015)。 儘管高等法院一直裁定贊成修行,但持不同政見團體的領導人發現提起法律訴訟相對容易,從而削弱了信託的權威。
Auroville還必須通過法律糾紛的熔爐。 在1975,一群受到SAS明顯管理不善困擾的Auroville居民註冊了一個名為Auroville Residents Association的新機構。 SAS向該組織提出永久禁令。 經過幾年不確定的法律操縱,印度政府進行了乾預。 12月1980印度議會通過了Auroville(緊急條款)法案,該法案授權政府臨時收購Auroville。 SAS在法庭上質疑這一行為,稱Auroville是一個宗教團體,因此政府無權干涉。 兩年後,最高法院就此事作出裁決,稱斯里奧羅賓多和母親明確否認他們的工作是宗教性的,因此Auroville法案可以成立(小1999; Heehs 2013)。 自1988的Auroville基金會法案通過以來,政府一直直接控制Auroville。 這已經阻止了在1997之後困擾修行的法律挑戰,但卻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可能將Auroville視為普通政府項目而不是精神實驗的擔憂。 事實上,政府官員已經表現出非常願意讓社區以自己的方式發展。
儘管它在第一個四十八年的生存中取得了相對毫髮無損的成功,並啟動了許多項目,這些項目已經豐富了 社區以及周圍的村莊和生態系統,Auroville遠遠超過了50,000期間母親所說的1960預計人口數量。 事實證明,社區無法獲得母親設想的形成城市區域和周圍綠地的所有土地,投機者已經將土地價格推高到令人頭暈目眩的水平。 鄉鎮周圍的村莊已經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旅遊陷阱,與設計精良,生態完好的Auroville定居點形成鮮明對比[右圖]。 儘管如此,Auroville和Ashram仍然是充滿活力的社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IMAGES
Image #1:Aurobindo Ghose(坐在中心)與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倫敦的照片,1879。
Image #2:Aurobindo Ghose的照片作為編輯 班德馬塔蘭, 一本有影響力的民族主義報紙,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1907。
Image #3:日本母親的照片,大約是1916。
Image #4:Sri Aurobindo Ashram主樓的當前照片。
Image #5:Sri Aurobindo和母親給予的照片 達顯,四月1950。
Image #6:Matrimandir的照片,母親稱之為“Auroville的靈魂”的冥想大廳。
Image #7:Auroville的一所房子的照片。
參考
Aurobindo,Sri。 2013。 關於瑜伽II的信件。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ville基金會法案。 1988。 訪問 http://www.auroville.org/contents/540 在20上可能是2015
Aurobindo,Sri。 2011。 關於他自己和修士的信。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2006。 自傳筆記和其他歷史利益著作。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2005。 生命的神聖。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2001。 瑜伽記錄 。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1999。 瑜伽的綜合。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1997a。 散文神聖與人類:來自手稿1910-1950的著作。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bindo,Sri。 1997。 薩維特里:傳奇與象徵。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Auroville基金會訪問 http://www.auroville.org/contents/572 on 20可能是2016。
Auroville International nd來自 http://www.auroville-international.org/ 在20上可能是2016。
人口普查 - Auroville人口,1月2016。 訪問 http://www.auroville.org/contents/3329 在20上可能是2016。
Heehs,彼得。 2015。 Sri Aurobindo Ashram 1910-2010:未完成的歷史。 Nova Religio 19:65-86。
Heehs,彼得。 2013。 “不是神學問題”? 宗教,宗教機構和印度的法院。 比較法律史 1:243-61。
Heehs,彼得。 2011。 “卡巴拉,哲學宇宙和整體瑜伽:跨文化影響研究”。 白羊座 11:219-47。
Heehs,彼得。 2008。 斯里奧羅賓多的生活。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霍斯,波阿斯。 2015。 “Théon夫人,Alta Una,高級母親:Mary Ware的生平和角色(1839-1908)。” 白羊座 15:210-46。
Minor,Robert N. 1999。 宗教,精神和世俗:Auroville和世俗印度。 紐約州奧爾巴尼: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
母親,(Mirra Alfassa)。 2004。 母親的話 - 我。 印度本地治里市:Sri Aurobindo Ashram出版部。
母親,(Mirra Alfassa)。 1979-1982。 母親的議程。 十三卷。 紐約:進化研究所。
補充資源
約翰遜,WJ,反式。 1994。 “博伽梵歌”,牛津,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米勒,芭芭拉斯托勒,反式。 1998。 瑜伽:自由的紀律:瑜伽經應歸於帕坦加利。 紐約:Bantam Books。
Roebuck,Valerie J.,trans。 2003。 奧義書。 倫敦:企鵝書。
發布日期:
25 May 2016